梅子红、柠檬黄、草木绿、海水蓝……
“多巴胺美学“,最火。
什么是“多巴胺美学”?
主打就是一个明艳欢快。
色彩饱和度高的颜色应用于生活,
促进“快乐因子”分泌。
从颜色中寻欢,茶人最拿手。
喝茶这样解压的事儿,
必须给你颜色看看……
多巴胺美学自古匠人、茶人早就在用了
白
“山青卷白云。”
多巴胺原白,素雅纯净。
是茶叶的银白,是汤色的月光白,
是瓷凝脂如玉的白。
是让人清凉的的淡色系,
淡到无色、清透、明亮。
无尽的白,让人感到放松、自在,
如漫步银色沙滩,看白云舒卷。
包含了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白。
虚空,空寂,包容的禅意,茶禅一味。
绿
“嫩绿成堆。”
来自绿树阴浓的夏日多巴胺,生机盎然。
只此青绿,梦回唐宋,
唐三彩历经多道工序,光泽明亮柔和,
是中国古代陶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而天青色苦心雕琢,又浑然天成,
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艺术巅峰。
人们用“揉蓝衫子杏黄裙”来形容雅宋气质。
清朝的“吹绿”,鲜嫩青翠,莹润淡雅,
微泛黄色,因其以吹釉技法制成而得名。
古人取名雅致,有吹弹可破之感。
这一抹绿,能远远的吸住你的目光,
让其他色彩暂时黯淡失色。
红
“雨余红色愈精神。”
红,最为明朗热烈。
铜红、鲜红、宝石红、霁红、郎窑红、豇豆红……
国人心中千年不辍的惊艳。
宋朝的均窑红釉如玫瑰,其色艳丽。
明代永宣年间,景德镇创造了祭红。
祭红娇而不艳,红中透紫,
色泽深沉而安定。
而宣德的红变得凝重,
僧帽壶若“初凝的牛血”。
将红釉表达到极致的是
康熙晚期的御用宫匠郎廷极,
仿出永宣红釉,他还恢复了霁红,
创造了娇媚的豇豆红。
蓝
“蓝青又出青。”
在古人的色彩美学世界里,
蓝色尤为朴素典雅。
“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。
唐朝的大才子王勃如此形容霁蓝瓷器。
在明代,青花蓝备受追捧。
景德镇高岭土的加入造就了
中国瓷器的又一座高峰——青花瓷,
清隽典雅的青花蓝也成为元明两代的代表色。
除此之外,成化孔雀蓝、景泰蓝、晴山蓝等
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在追求蓝色的永恒之美路途上的惊喜发现。
黄
“黄栗留鸣桑葚美。”
黄与中国人密不可分,
从塑造华夏民族的黄河流域,
到历朝历代黄成为帝王和尊贵的象征,
最终定义我们的也是黄
——黄种人、炎黄子孙。
黄色寓意着温暖,辉煌,丰收和希望,
体现在器物上,更巧夺天工,
釉彩华贵,纹饰吉祥,
代表了晚清官粉彩窑的最高水平,
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粉
“绛唇初点粉红新。”
古人也有少女心,
粉色历来也是温柔的代表。
粉彩瓷器的出现可追溯到明代中期,
在清代达到了巅峰。用了釉下彩绘技法,
绘制彩色花鸟、人物、山水等图案,
在透明釉上进行烧制。
粉彩瓷器的装饰以粉红、淡紫、淡绿等,
给人一种柔而不艳的感觉。
多巴胺和内啡肽藏在茶汤中的“快乐基因”
茶器从视觉上让我们感到愉悦,
而茶才真正是有利我们身心的“快乐因子”。
大量研究发现, 茶中含有茶多酚,
可以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。
茶汤还有咖啡碱,
可以促进大脑的中枢神经运动,
提高大脑的生理活性,
让我们有效地放松身心,获得愉悦。
并且,茶氨酸和咖啡碱是已知的、最好的
促进多巴胺分泌或转化生成的两类化学物质。
还有一种“快乐基因”内啡肽,
也可以通过喝茶来获得。
内啡肽和多巴胺一样,也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。
不同多巴胺带来的愉悦兴奋,
内啡肽给人的感觉更沉稳深邃,
是宁静舒适的满足,一种高质量的快乐。
所以我们可以相信,
没有比喝茶更易于让我们获得健康、快乐的事情了。
从多巴胺到内啡肽享受更高级的快乐源泉
硅谷多巴胺实验室曾做过一个实验。
把神经科学理论应用到代码中,
比如适时的点赞、虚拟的货币等奖赏机制,
然后根据大数据算法,
会让人一直停留在喜欢的娱乐里。
比如:刷某音、小某书停不下来,
沉浸在分享生活被人点赞的时刻……
减肥会破功,学习会被打断,
也因为美食、娱乐的诱惑太多。
被各种信息包围,
被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而引诱。
大数据拿捏住观众的喜好,
当下快乐飞起,却也因浪费时间而后悔。
如果说多巴胺点亮了你的快乐火苗
那么内啡肽带来的则是收获快乐的长久回味,
比如日复一日的健身,每日读书等等。
长久积累,塑造了更好的自己,
这样的快乐也是可持续的。
我们喝茶体会到的快乐,
到底是多巴胺还是内啡肽带来的?
这可能取决于喝茶时“不一样的人”。
比如某个喝茶时光带来的快乐,
会随着喝茶接近尾声而淡去。
有的人在每次喝茶中有意识地
去学习茶叶、茶道知识,
逐渐塑造更好的自己。
从瞬间心动到长久美好,快乐才会源源不断。
被彩色环绕的夏日,
治愈人心,一切值得。
沁人的茶香,舌尖的回甘,
茶汤在手中的美器中流转,
每一样都可以感受片刻的美好,
喝茶嘛,就是要快乐呀!
你喝茶的快乐源泉来自于哪里?
欢迎留言,点亮你身边的人!
来源:茶道CN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